格致务本,明德至善——《大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发布时间:2017/04/07 点击: 3月30日下午,第87期百川论坛在我院西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山东省老教授协会副秘书长于刚先生。于秘书长矢志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二十余年,尤以对《大学》有独到见解,多次受邀在省直系统作专题报告。
于秘书长以《格致务本,明德至善》为题,为我院师生讲解了《大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于秘书长认为《大学》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被列为“四书”之首,最能体现儒家的精神价值。“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千百年来影响和成就了诸如郑玄、韩愈、朱熹、王阳明、曾国藩等代代英豪;在当今时代,传统的经典依然能适应并指导社会和人们的创新发展需求。于秘书长认为四书的学习是讲究逻辑顺序的,应先学习《大学》,然后是《论语》、《孟子》及《中庸》。《大学》一向被认为是帝王之学,帮助帝王内圣外王。但是《大学》里的“明理正心,修己治人”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是非常有益处的,不但可以帮助企业做好管理、政府做好行政服务,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事业成功的核心及关键。于秘书长重点向我院师生讲解了《大学》的“三纲八目”,介绍了德的多重含义,并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正身、正心、格物致知、止于至善等经典智慧的含义及对当代人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及意义。
于教授的讲座生动幽默,气氛积极活跃,令到场师生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于秘书长与我院师生进行了亲切的互动。于秘书长的讲座对于我们认识《大学》、走进《大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起到了关键而积极的指导作用。
供稿部门:基础部
撰稿人:曲春蕾
供图:鄢金浩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1050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