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开展教师暑假培训成果集体备课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1/11/11 点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才能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近年来,思政部利用寒暑假期和每周教研活动时间,持续不断地组织教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10月28日,思政部组织全体专兼任教师在行政楼413室就暑假培训研修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交流学习。
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刘晴汇报了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提升”学习成果和体会,与全体老师分享了《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善用“大思政课”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和结构化研讨,阐述了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指导意义。最后,她以“思政课教师要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善用‘大思政课’,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在守正创新中更好地铸魂育人;以德施教,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真正起到‘四个引路人’的作用”与大家共勉。
吕晓华老师介绍了暑期由教育部组织在青海大学的研修情况,她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了参加现场教学和考察的情况,重点汇报了青海生态建设的喜与忧。她围绕“正确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加快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深度解读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与挑战”、“全面提升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等四个方面向大家展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的生动实践。
会议还针对教育部新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研讨调整修改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计划,充实了新的教学内容。
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善用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的鲜活素材,善用生动社会实践故事讲好大思政课,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本次交流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教师外出培训的学习效果。
供稿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撰稿人:刘晴
供图人:徐阳
审核人:曹常玲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1050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