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要闻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23
浏览量: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其保护与修缮不仅是对建筑本体的维护,更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本学期开设的古建筑修缮技术课程,涵盖古建筑保护基础理论、古建筑模型制作实践等内容。并组织同学们实地考察华阳宫古建筑群和山东古建筑构件博物馆,让大家深入领略古建筑修缮的独特魅力。
在专题讲座中,同学们系统学习了中国古建筑历史、各个朝代的古建筑结构特点,以及常见的病害类型与修缮方法。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古建筑的结构特点,课程专门设置了古建筑模型制作环节。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传统工匠的智慧——古建筑的每一处细节,都完美融合了力学与美学。
、
实地考察环节,同学们走进华阳宫古建筑群,仔细观察屋顶的脊兽与瓦作、木构架结构、墙体砌筑方式等细节。随后,大家参观了山东古建筑构件博物馆。这座堪称“古建筑基因库”的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古建筑残件、砖雕、木雕、石构件等。通过参观,同学们认识到这些构件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研究古建筑技术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
本次课程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古建筑修缮的基础知识,更通过“理论学习+模型制作+实地考察”的多元学习方式,深化了大家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古建筑保护既需要传统技艺的传承,也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助力,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的目标。
撰稿人:张雅昕
审核人:李启琛